
数量: |
*请您认真阅读本页底部购票须知、观演须知,确保您能理解和知悉。
【开票时间】
2025年7月29日 17:00
白金卡优先购:2025年7月29日16:30
金卡优先购:2025年7月29日16:45
【演出票价】
VVIP380/VIP280/180/100/50
【开票钜惠】
2025年7月29日,购买380/280票档,金卡、白金卡享受买一送一优惠,普通会员享受7折优惠。(不叠加其他优惠)
【早鸟优惠】
2025年7月29日-2025年8月4日期间,购买180元及以上票档可享受8折早鸟优惠(金卡、白金卡会员可叠加会员折扣)。
【优惠政策】
1.会员优惠:白金卡85折(6张)、金卡9折(4张)、普通卡98折(4张)。
2.可使用剧院充值卡消费(限线下)。
3.早鸟结束后可使用会员专属券。
【温馨提示】
*演出时长:90分钟(无中场休息)
*每人一券,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对号入座,严禁跨层入场。
*不支持跨票价下单。
*因演出票特殊性,所有演出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演出门票将作为入场的唯一凭证,如若丢失,不记名、不挂失、不补办,请您见谅。
*如需开具发票,请于演出结束后三个月内联系官方企业微信客服号开具
剧情简介
情境剧《古色·国宝辽宁》讲述的是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逛展人墨轩在玉猪龙的带领下,体验一个个“活起来”的文物及文物背后的故事。本剧目以辽宁省博物馆17件馆藏国宝为题材,以红山文化玉器代表作《玉猪龙》贯穿其中,共分“翰墨沉香”“丹青雅尚”“律吕幽然”“器象华光”四个场次,十个单体节目,剧目运用科技创意和文化想象,通过舞蹈、民族器乐、情景表演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集中呈现文物作品的形神气韵,让文物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在舞台上生动展示出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国宝级文物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行动。
剧目亮点
情境剧《古色·国宝辽宁》为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统筹策划,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与辽宁省博物馆联合出品。自今年5月18日首演以来便引发广泛关注,首轮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社交媒体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观众盛赞“每一帧都是文化记忆点”。该剧以“文艺+文学+文博+文创”四文融合模式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亮点一:文物与艺术共舞 创新形式活化文物
《古色·国宝辽宁》的核心主题是以国宝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起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作品通过选取辽博17件国宝文物,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特别通过“小龙”这一形象设计,展现红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之一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剧目创新采用“博物馆奇妙夜”式时空穿梭结构,以青年逛展人“墨轩”与文物导引“小龙”的互动为线索,通过舞蹈、器乐、情景表演等多元艺术形式,让文物从展柜“跃”上舞台。
亮点二:科技助力美学呈现 打造沉浸式美学盛宴
舞美设计中以山河长卷为设计理念,将辽宁的文物置于其中,浩渺山海似时光脉络。每一件都宛若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沿着文脉的流向,闪耀着独属于辽宁的光芒,让人们在观赏中触摸往昔,感受这片土地上绵延不绝的文化生命力。舞美技术呈现上采用自动数控编程系统将舞台上的山河景片进行升降,移动,组合形成山水、云月、大地、长卷等丰富的场景变化。多媒体视觉采用意象化的表达方式与舞台紧密结合达到情境交融的艺术效果。
舞台灯光设计暗藏“文物色谱玄机”——从17件国宝中提取多种中国传统色,运用全光谱光源的灯光设备,通过细腻的调色技术精准还原;唐代《簪花仕女图》的“朱颜酡”腮红化作视觉主色调等;在“器象华光”章节中,辽三彩标志性的黄、绿、白三色釉被解构为动态视觉语言,融合视觉艺术与科技美学的创作媒介,重新定义视觉艺术的边界。
服装设计以文物元素为灵感,高度还原文物样貌。音乐创作融合古调、喝唱与数字特效,形成古朴与时尚并存的独特风格。主创团队表示:“我们追求每一帧画面都能成为观众的文化记忆点。”
亮点三:文旅融合创新 推动传统文化“破圈”传播
《古色·国宝辽宁》以“台前沉浸观演+幕后深度互动”的文旅融合体验模式,通过演出与文创消费的无缝衔接,打造艺术欣赏、文化消费与粉丝社交“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场景。演出期间,剧场前厅将精心打造 “国宝零距离” 科普文创区,琳琅满目的演艺周边文创同步亮相,从萌趣可爱的多款国宝钥匙扣到再现剧中场景的精美镂空书签,从兼具实用功能的文物造型开瓶器到唤醒历史记忆的多款古风香膏,将艺术体验延伸至生活日常,让观众将“国宝”带回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文创均内置智能芯片,通过NFC技术让静态的文物“开口说话”,解锁演出精彩片段、幕后创作故事等数字内容,实现“科技+文化”的互动融合。从静态文物到舞台活化,观众将体验一场“从博物馆到剧场”的穿越之旅。演出结束后,多位主演还将亲临前厅开展签售互动,搭建起艺术与观众的对话桥梁,让文化传播更具温度与深度,为观众提供“一站式”文化体验。
亮点四:精选馆藏珍宝 跨越时空“集中亮相”
《古色·国宝辽宁》从辽宁省博物馆丰富多元的馆藏中精心遴选出17件文物作品,这些文物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放眼世界,他们是独一无二的,从新石器时代到元明清时期,从书法、书画到器物、壁画,它们皆是精品中的翘楚,每一件都蕴含着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有些文物更是被列为不允许出境的国宝级文物,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由于文物保护的特殊要求,部分文物需要“休眠”以得到妥善保存,而且受限于展览空间和条件,所有文物不可能同时展出,这使得许多观众难以有机会一睹它们的全貌。然而,《古色·国宝辽宁》突破了这些限制,通过创新的舞台表现形式,让这些文物在剧中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观众无需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就能在同一舞台上欣赏到如此众多珍贵文物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大地拓宽了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团队介绍
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以下简称辽宁歌舞团)成立于1956年11月1日,前身为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音乐舞蹈团,其源头可追溯到延安“鲁艺”,是新中国最有影响的民族歌舞艺术表演团体之一,曾多次赴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演出,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赞扬。
自建团以来,辽宁歌舞团始终围绕“立足民族、坚持特色、贴近时代、服务群众”的艺术宗旨,不断整合资源,完善团队建设,拓展演出途径,逐渐发展成为拥有辽宁民族乐团、辽宁杂技团、舞蹈队、声乐队、附属艺术学校等多个专业队伍的艺术院团,树立了“辽歌”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六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造诣深厚、德艺双馨的词曲作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创作演出了大量充满艺术活力且影响深远的艺术作品;足迹遍布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为祖国和民族赢得了良好的荣誉。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其中国际金奖6项、国家级一等奖(金奖)31项、优秀奖24项。代表作有舞蹈《寸子舞》《白鹿额娘》《女儿风流》,舞蹈诗剧《月颂》,民族音乐会《龙乐千年》《国韵芳华》等、民族舞蹈精品《舞与伦比》等。
悠悠岁月,见证着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的成长足迹;苒苒光阴,记录了民族歌舞艺术的发展历程。在一甲子的发展历程中,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已经成为享誉国内、蜚声国际的综合性艺术院团,代表着辽宁民族歌舞艺术的最高水平。未来,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将继续发扬“辽歌”精神,不断革故鼎新,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文艺使命,为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添砖加瓦,为五彩斑斓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艺术色彩。
1.购票前请确认所购场次和价位。演出票是观众进入剧场观演的唯一有效凭证。所有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换、不记名、不挂失、不补办。请购票人务必妥善保管演出票,如因个人原因不慎将演出票丢失、损毁或遗失副券均无法进场观演。
2.为保障观众的消费权益,购买门票的观众仅能凭票进入对应楼层,对号入座,严禁跨层入场。迟到的观众可能错过部分演出,请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3.选座购买请于15分钟内完成支付流程,否则座位将不作保留;
4.系统将根据您填写的地址自动判断快递费用,如选择自行前来票务中心取票,请在取票人信息栏中填写取票人姓名、联系方式。
* 一旦您提交订单即表明您同意上述条款